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前沿

首页 > 动态 > 理论前沿

理论漫谈丨童敏:有改变意愿≠有改变能力,如何实现生活的真正改变?
发表时间:2024-03-27     阅读次数:     字体:【

很显然,以改变为导向的问题解决助人服务,就是把改变作为整个助人服务的主线。有了这条主线,我们在助人服务中做出的所有努力才能串联起来,形成合力,一起推动现实生活发生变化。这样,改变就成为社会工作助人服务的核心,它不只是一个如何做才能促成改变的实务问题,也是一个如何通过行动促使生活真正改变的理论问题。


实际上,我们面对困难时不是不做努力,而是做了这些努力也未必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真正的改变,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出现相反的结果,给自己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这个时候,我们自然就不想再做任何改变的尝试,或者不想去做一些仅仅让自己感觉好些但没有实际改变成效的努力。


这就是社会工作的功能理论所发现的一种生活现象:一旦我们有了改变意愿,生活中的反向意愿也就出现了,我们的改变意愿越强烈,生活中的反向意愿也就越突出。因此,我们个人改变意愿越强烈,遭遇的困难越严重,我们个人改变意愿受挫就越明显,由此产生的失望感也就越严重。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选择放弃自己的改变尝试。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问题不仅仅表现为我们应对环境挑战能力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不知道如何努力才能带来生活的真正改变。



如何才能实现生活的真正改变呢?这就不是我们个人在困难面前要不断努力那么简单,它需要我们调整原有的行动方式,因为原有方式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反而让我们陷入人与环境的不断对抗。这样,行动方式的调整就成为实现生活改变的首要任务,需要我们找到不使自己与环境产生对抗的行动,发现困境中的可以改变之处。


为此,我们就需要将那些对抗的行动方式与行动意愿区分开来,做好两个方面的调整,让自己看到可以带来生活改变的新的行动尝试。一是推。从行动意愿出发,找到愤恨、沮丧甚至绝望这些负面情绪背后的自我成长要求,强化这些要求。二是拉。揭示原有行动方式的负面效果,让我们认识到原有方式不仅无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反而会制造更多的困扰。通过推和拉这两个方向的影响,对我们原有行动方式进行调整的改变意愿逐渐凸显出来,由此我们就能找到新的促进生活改变的行动尝试。


从行动意愿到改变意愿


小刘非常认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他一开始只是在业余时间从事一些助人的公益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小刘觉得公益服务非常有意思,能够让自己看到自身的价值,之后他找到一个全职的助人公益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公益服务。


小刘发现,人们的行动意愿与改变意愿不同:行动意愿是向外的、单向的,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意愿,它的动力来自人们的需求,目的是通过行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改变意愿是向内的、双向的,是人们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调整的意愿,它的动力来自人们的行动反思。因此,那些容易遭遇困扰的人往往很“拧巴”,他们的行动意愿很强,但改变意愿很弱。小刘认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恰恰抓住了行动意愿与改变意愿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把对改变意愿的挖掘作为“助人”的核心,这样,“自助”也就“水到渠成”。

更有意思的是,经过几年的尝试,小刘发现,这样的“助人”也是在“助己”,让自己学会用“自助”的方式与别人打交道,发现生活中自我改变的成长空间,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有了改变意愿并不意味着就具有改变能力,改变能力是在成功的改变尝试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如果改变尝试遭遇挫败,改变意愿仍然可能受到抑制。这样,对改变成效的考察就成为培育改变能力所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对改变成效的审视,我们能够反观自己的应对行动,逐渐从单向的行动意愿中摆脱出来,看到周围环境的不同要求,学会将环境的要求与自己的应对行动联系起来,有了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应对行动的改变能力。一旦我们拥有了这种改变能力,改变的愿望就能够得到巩固。这样,我们的改变意愿与改变能力就能够相互促进,形成自我改变的良性循环圈,一起推动我们摆脱生活的困境,从被动的受助对象转变成主动的生活改变者。


值得注意的是,改变能力的获得也需要我们经历不同的情景,包括顺利的和不顺利的,因为只有在不同情景中找到改变意愿和增强改变能力,我们的自我能力才会更强,才拥有更大的成长改变空间。


为了维持我们的改变动力,改变联盟的建设非常重要。人可以影响环境,同样,环境也可以影响人。良好的社会支持也能够激发我们的改变意愿,从而推动我们寻求新的改变尝试。这样,家庭、同伴、邻里等社会身份的建设也就成为我们自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时,我们就需要学会一种“互惠反思”的行动方式,通过自己的行动尝试,不仅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而且给身边的重要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带来生活的改变。这样,我们就打造出了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对生活的责任感,不再把自己视为“单独”的一个人,一个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个人目标是否实现的人,而有了与身边重要他人情感联结的能力。生活因此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有了我们心灵安顿的地方。


一百多年来,社会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困境中开展助人服务的真谛,希望我们的生活困扰少一些,满意多一点,它绝不是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那么简单,而是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拥有改变的希望和改变的能力,为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在暂时的“助人”过程中成为自己生活的“自助”者,过上一种有力量、有尊严的生活。


(本文节选自童敏著《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漫谈》,经作者授权发布。文内注释略,详见原著。作者系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上一篇:王思斌专栏丨社会工作部成立后,如何开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新局面
下一篇:马西恒专栏丨群众工作的总体性使命与专业社会工作之省思

Copyright  ©  2023-   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4478号 山东省社会组织融创基地   电话:0531-6882807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民政厅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