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前沿

首页 > 动态 > 理论前沿

徐勇专栏丨社区治理:美好的“微观感受”很重要
发表时间:2024-04-19     阅读次数:     字体:【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这说明党中央既高度重视整体经济发展,又充分注意让每个个体都能在整体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整体经济发展中,每个个体的微观感受有所不同,是因为每个个体所生活的微观场域不同。微观场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和地域。如果说宏观和中观社会中的人是人群的组合,是复数,那么微观场域中的人则是具体的个人,是单数。在微观场域,每个人能够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由生活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日常生活状态,并做出主观反应,即微观感受,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例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小区的每个成员可直接感受到电梯的便利。


宏观的整体数据非常重要,但毕竟是高度抽象的数字,每个个体更多的是从微观场域的日常生活状态来做出主观反应的。同时,宏观的整体数据往往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在微观场域,人们可以通过直接参与行为,来改变生活条件和环境,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一些。如,宏观的高速公路、中观的市政街道建设是一般民众难以直接参与的领域,而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噪声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是一般民众可以参与改变的。因此,微观场域是每个具体的个人可感知、可体验和可参与的生活空间和行动场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就需要寻找合适的载体和有效的路径,将党和政府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落到实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便是一种合适的载体和有效路径。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作为一种地方施政理念和政策行为,2010年发源于广东云浮,2013年成熟于福建厦门,2023年在湖北省广泛开展。如今,“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反映了地方领导创造性贯彻和落实中央精神的实践探索。


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是共同,是每个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的幸福生活。其特点是以每个具体的个人所生活的微观场域为基点,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将党和政府的宏观目标具体落实于人们可感知、可体验和可度量的微观生活场域之中。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共同缔造的关键环节是共同行动,将分散的“你、我、他”凝聚为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行动的“我们”。通过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在微观场域共同缔造可感知、可体验和可度量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强调以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关键在于这些实事小事不仅是群众关心的,而且是群众可及的。共同缔造还特别强调,美好的微观生活感受是生活在微观场域中的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创造出来的。


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正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激活了自治。人民群众从共同关心的实事小事做起,改变过往“等靠要”的观念,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多年来未能解决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群众参与下得到了解决。二是增强了共治。共同缔造以微观场域为基本单元,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将政府、社会、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建共治。三是改善了管治。通过共同缔造,改变过去政府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干部主动到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自我服务,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共同缔造美好的微观感受。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政治学部部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2月上刊


 
上一篇:吴同专栏丨文化建设:社区善治与基层矛盾化解的重要路径
下一篇:王思斌专栏丨新格局建构中社会工作要韧性发展

Copyright  ©  2023-   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4478号 山东省社会组织融创基地   电话:0531-6882807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民政厅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